黄淮第一麦,高抗倒、高抗病、高品质、超高产小麦新品种高麦6号
寒露刚过,豫东平原的田埂上还留着秋收的余韵,麦农张婶蹲在自家地头,手里攥着包“高麦6号”种子,跟旁边的邻居唠:“去年听人说‘秋分种麦不早不晚’,我家9月26号就把麦种撒下去了,结果麦苗长得比韭菜还旺,冬天一场冻害,死了差不多三分之一;今年想等寒露后再播,又怕耽
寒露刚过,豫东平原的田埂上还留着秋收的余韵,麦农张婶蹲在自家地头,手里攥着包“高麦6号”种子,跟旁边的邻居唠:“去年听人说‘秋分种麦不早不晚’,我家9月26号就把麦种撒下去了,结果麦苗长得比韭菜还旺,冬天一场冻害,死了差不多三分之一;今年想等寒露后再播,又怕耽
2025年8月30日,星期六,农历七月初八 (乙巳年甲申月辛未日),法定节假日。友友们,很高兴能给大家带来最近的天气,大家可以慢慢阅读,喜欢的可以收藏,祝各位健康开心!
冬性、半冬性及春性是小麦品种的核心生态属性,直接决定了品种对环境温度的适应能力、播种期安排及栽培管理策略。准确区分这三类品种,对于农业生产中的品种布局、抗逆栽培及产量提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。本文介绍小麦品种特性的方法。
三伏天正式结束了,可40度高温却还在疯狂肆虐!这到底咋回事,按说三伏天一过,秋高气爽的日子就该来了吧,可东部大片区域依然被35度以上的烈日炙烤着
今日出伏,三伏天结束。今年三伏热力十足,为史上第二热,新疆多地高温全勤,四川、湖北、河南等地高温日数破纪录。为何今年三伏热得如此突出?出伏后还要热多久?
大家晚上好,今天是2025年8月16号,欢迎来到今日的天气预报时段。天气变化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,了解最新的天气动态,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安排工作、出行和生活。接下来,我将为大家详细回顾昨天的天气情况,并对未来几天的天气做出精准预报。
本月对中国玉米供需形势预测与上月保持一致。近期,东北地区大部光热充足,墒情适宜,西北、华北大部水热条件较好,总体利于作物生长,黄淮南部、陕西关中等地温高雨少部分农田出现旱情,新疆产区大部出现高温天气,不利于作物灌浆。据中国气象局评估,今年玉米播种以来全国产区平
轮选186小麦品种作为近年来推广的优质小麦品种,凭借其高产、抗逆性强等特点,在黄淮海冬麦区及周边地区广泛种植。该品种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选育,2019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(审定编号:国审麦20190031),其综合性状表现突出,但在实际
大家下午好!现在是8月13日,星期二,时间过得真快,不知不觉就快到八月中旬了,檐角的蛛网还沾着七月的雨痕,阶前的青苔已晒得泛出浅黄。蝉鸣像被拉长的线,在午后的热浪里慢慢松了劲,倒让檐下风铃的叮当显得格外清透。窗台上的茉莉攒着细碎的花苞,被午后的阳光晒得半卷了瓣
黄淮冬麦区作为我国重要的小麦产区,其小麦种植面积和产量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。强筋小麦因其蛋白质含量高、面筋强度大等特性,在食品加工领域有着广泛应用,能满足制作优质面包、面条等面食产品的需求,因此,该区域对于强筋小麦品种的推广和应用极为重视。目前,黄淮冬麦区推广使
黄淮南部地区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,秋季气候温和、光照充足、降水适中,为葱属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。小葱、大葱、火葱及洋葱作为该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和蔬菜品种,其秋季播种质量直接影响产量与品质。本文结合黄淮南部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土壤条件,详细阐述四种葱属作
刚刷到河南省气象部门[具体日期]发布的最新预警,心里“咯噔”一下——河南又要迎来大雨、大暴雨了!作为在河南生活、时刻关注天气的普通人,赶紧把从官方渠道了解到的关键信息整理出来,给老乡们提个醒。
黄淮麦区作为我国小麦的主产区之一,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。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创新,每年都有众多小麦新品种涌现,其中不乏一些表现极为突出的特高产品种。这些品种不仅产量高,在品质、抗性等方面也各有优势,为黄淮麦区的小麦生产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豫南大地,已被干旱(高温持续)笼罩长达两个多月,河流见底,机井抽不出水,干裂的土地上,连用于浇地的水都难觅踪迹。豫东驻马店、周口,苏北徐州等地,整整一个月,与去年同期相比,降水量减少了95%以上,个别地区甚至减少100%。旱情严重的驻马店、周口,农作物受旱面积
立秋——秋天的第一个节气。但是,对于南方多地来说,虽然立秋,但是依旧是“暑热的天下”。今天是2025年8月7日,星期二,中伏第九天,同样也是立秋节气。大家好,欢迎和我一起聊天气。我们今天聚焦高温。
天公不作美,河南遭遇百年一遇的严重旱情。从收获小麦到播种秋庄稼,本应是一年之中最繁忙而又喜悦的时节,但今年,河南广大农村地区却笼罩在干旱的阴霾之中。连绵的高温和缺雨,让这片素有"沃野千里"美誉的黄淮大地,遍布着龟裂的田垅、干涸的河道。
今天(18日)至21日,西南地区至黄淮、江淮一带大范围强降雨过程将逐渐铺展,局地或现大暴雨,上述地区需加强防范强降雨可能引发的山体滑坡、泥石流等次生灾害。
海关总署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,2025年5月份我国进口粮食1655万吨,同比增长4.7%;2025年1-5月我国进口粮食累计约4837万吨,同比减少29.7%。分品种来看,5月份,小麦、玉米、大麦、稻米进口环比减少,大豆、高粱进口量环比增加。从粮食进口结构看,大
目前全国冬小麦收获已进入扫尾阶段,预计6月21-24日,华北、黄淮等夏种区多晴好天气,甘肃中东部小到中雨利于墒情改善,夏种气象等级为适宜。建议夏种区抓住有利天气尽快完成播种任务,已播地区做好苗期管理。
阅读此文之前,麻烦您点击一下“关注”,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,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,创作不易,感谢您的支持。